“2014年我读大二时就兼职做快递,那时只想赚点生活费;2016年毕业后,快递全部入驻快递综合服务中心,我便留校专职做快递。”王海炎自嘲,快递服务中心的建成,让他找到了职业存在感。
高校快递华丽转身
“那时候,校园内没有固定的快递收发场所,各家公司的包裹快件经常就地堆放,摆摊占道,然后就是快递员不定时通过电话或短信催促师生限时取件。有时候还因为收件师生不在校园造成多次派送,引发矛盾纠纷。”回忆起最初两年的从业经历,王海炎不时泛起一丝心酸。
如今,在南昌航天大学共青城校区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一排排标好品牌的快递货架摆放的井然有序;一件件编好号码的快递包裹码放的整整齐齐;收件区、取件区、功能拓展区,一目了然。
“快递安了家,不仅方便了师生寄件取件,提升了派送效率,还带来了经营成本和消费投诉的双下降。”作为王海炎事业的领路人,共青城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华南为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在成本支出上,此前一个校区至少有八家快递品牌在摆摊设点,每家品牌需要配备3名人员、1辆车,共计24人,8辆车;现在所有快递品牌全部入驻综合服务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员,6名兼职人员,1辆大车就已足够。初步估算,每个校区每个月可节省成本支出8万元,共青城共有7所高校,全年可节省成本支出670多万。
在消费投诉上,此前每个校区每个品牌每月至少有30个投诉,所有品牌每月将近有240个投诉;现在所有品牌每月只有两三个投诉,有时甚至为零,消费申诉率大大降低。
邮管部门“边堵边疏”
从摆摊占道到“安居乐业”,从粗放化经营到集约化管理,共青城市7所高校的校园快递全部来了一次“大变身”。而共青城高校快递华丽转身的背后,凝聚的是邮政管理部门多年的汗水与心血。
“做好高校校园快递服务工作,有利于维护广大师生的合理消费权益,有利于维护高校校园及其周边的安全秩序,有利于提高快递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早在2014年,九江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便认识到高校校园快递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也正是从那时起,该局对共青城市校园快递开始了“边堵边疏”的管理思路。
为统一管理校园快递,从2014年5月起,该局与市公安局开展校园快递联合整治行动,重点查堵校园快递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安全管理不达标行为、服务质量不达标行为。通过几年来的联合整治行动,校园快递摆摊设点,无序经营的现象已经销声匿迹。
为满足师生用邮需求,该局在查堵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贯彻落实江西省邮政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做好高等院校校园快递服务工作的意见》,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划定区域建立快件集中派送场所、引入第三方快递服务企业专门开展校园快件派送服务、建立共同配送站点等多种方式开展规范化经营。
快递企业“先学后建”
“由于快递服务企业众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高校情况各有差异,高校校园快递服务没有强制规范,要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校园快递服务工作。”九江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多次向共青城市各快递品牌传达规范化服务理念。
在九江市邮政管理局的倡导下,共青城市各品牌企业开始反思“各自为政”、“占地为王”的落后经营模式,思考整合发展、抱团经营的集约化管理模式。
从2015年开始,共青城市各快递品牌多次组团到九江市职业大学新校区学习“快递超市”的标准化运营模式。“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感悟到,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对方便高校师生、营造和谐校园环境、规范校园快递服务行为、提高高校综合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徐华南说。
2016年7月,徐华南出任九江市快递行业协会共青城市分会会长后,多次召集共青城市各快递企业座谈,部署谋划本地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经过协商,他们首先将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和南昌航天大学共青城校区的经营权全部收回,分别交给第三方代理经营,设立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营,再将这种模式逐步扩展到共青城市所有高校。目前,共青城市7所高校全部建立了校园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快递全品牌入驻。
“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的方式是没有前途的;整合经营、抱团发展,是我们快递业走向繁荣的唯一有效途径。因为有了今天的成绩,我们对明天更加充满信心。”如今,已经五十多岁的徐华南,依然激情澎湃,他将带领年轻一代快递人见证全行业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巨变!
(来源:九江市邮政管理局 周洪博)